涼山的“功夫皇帝” 全國武術擂臺賽冠軍李康
作者:楊恒 來源:涼山城市新報 時間:2014-12-30 09:17:09 閱讀量:
在運動健身方面,您有什么絕活嗎?您身邊有朋友在用與眾不同的方式健身嗎?報料吧!我們正在全城搜尋運動達人,任何在健身方面“不走尋常路”的人都可以給我們發(fā)郵件或者給我們打電話。(信箱:852016183@qq.com,請注明“運動達人”;電話:18081631812)。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等著您!
1963年,李康出生在涼山州越西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他自幼喜歡武術,十三歲拜峨眉派趙門傳人為師開始習武,十九歲開始云游四方尋師問教通過20多位武術大師的多年指點,學得各門派真?zhèn)鳌?2歲時李康學有所成走上擂臺,六次參加全省全國武術大賽五次奪冠,在擂臺上他打敗過“李小龍”和海燈法師的徒孫,60公斤級別的比賽中他可謂天下無敵。如今已是了天命之年的他,創(chuàng)立了涼山州博弈體育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更是全身心的把精力放在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武術上。
拜名師
苦練基本功
擂臺上的功夫皇帝
李康的公司在涼山州體育局辦公樓三樓,走進他的辦公室就能看見不少老舊的獎杯、獎狀和錦旗,其中一面印有“振興國魂”四個大字的錦旗最為顯眼,這正是李康在1987年二月首次獲全國武術擂臺邀請賽冠軍的證明。李康個子不高但很結實,且精氣神十足,看上去40多歲的他其實快滿52歲了。
李康說,他自幼喜歡舞槍弄棒,成天尋思著拜師學武,可因為家庭環(huán)境等原因一直沒能如愿。1976年,國家大力發(fā)展體育事業(yè),各種體育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四處興起,那年剛滿13歲的李康聽說成都支鐵有位易榮華師傅在越西縣教人習武,他立即跑去拜師。
易榮華師出名門,是峨眉趙門(宋高祖趙匡胤開創(chuàng)的門派)傳人丁國基的徒弟,所以前來報名的學生很多。別看易榮華收徒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吃苦就收入門下,但那所謂的吃苦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大家今天先回去,明天一早再來這里,記得來早點。”易榮華看了看前來拜師的眾人說。
李康第二天四點就起床去了集合點,此時易榮華已經在站樁扎馬。“嗯!不錯,過來跟我學站樁。”看到李康到來易榮華似乎很滿意,因為當天五點以前到集合點的就李康一人。據李康回憶,習武最初幾年的經歷用五個字可以概括:“很苦,很枯燥”。大家整天都在站樁、扎馬練基本功,很多人練習了一段時間后,就因為忍受不了枯燥退出了。一年過后,和李康一起來習武的師兄弟就只剩下五六人。
跟易榮華學了六年趙門的武功,李康的基本功練得非常扎實。一天,易榮華對李康說:“我會的東西已經傾囊相授,你該出去闖闖了。你的悟性非比尋常,再去尋求高人指點,定能在武術方面成就一番大業(yè)。”聽了師傅的話,19歲的李康只身一人開始云游四方拜師學藝,他先后得到四川白鶴門掌門唐承仁,中國著名氣功大師、形意拳大師馬禮堂等20多個門派或武術大師的指點,學得各門派真?zhèn)鳌?/div>
擂臺上的功夫皇帝
1985年,李康學有所成回到涼山,他一邊開辦氣功、武術培訓班,一邊與縣武術隊組織參加各地舉辦的武術擂臺賽。
1986年,四川西北武術擂臺賽在綿陽舉行,這次做足了準備的李康一舉奪冠。當時的比賽60公斤級比賽的參賽選手最多,足有300多人,這個級別的習武人都是要力量有力量,要速度有速度。當時,在李康的競爭對手中有幾位硬氣功高手特別引人注目,有位來自漢源,人送外號“鐵頭劉”的選手一身硬氣功相當了得,據說他是漢源一霸,曾因打架鬧事一人打傷七八個流氓而進拘留所。賽前“鐵頭劉”還表演了鐵頭功“頭碎巨石”,鐵砂掌“手劈鵝卵石”等絕活,那氣勢震翻了全場,大家都覺得誰要是遇到他就無緣冠軍了。
“那時擂臺賽很簡單,擂臺是一個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大水泥臺子,周圍沒護欄。比武時,運動員只有一個鋁合金護襠,其他護具一概沒有,因此比賽期間經常有人受傷,我的鼻梁曾被打斷過三次。大多數擂臺賽都分淘汰賽、小組賽和決賽,比賽強度相當高,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打七八場。”李康說,86年的比賽,他與“鐵頭劉”在小組賽時見面了,他當時很畏懼那樣的對手,因為對戰(zhàn)高手的比賽即使贏了,也會兩敗俱傷影響后面的比賽。
果然,李康和“鐵頭劉”對決時的戰(zhàn)況非常慘烈。比賽剛開始,李康閃過“鐵頭劉”的重拳,閃電般一掌打在“鐵頭劉”臉上后,感覺就像打到了石頭上,李康手掌當時就腫了,“鐵頭劉”也被這一掌打得眼冒金星,臉上留下了五道指印。這時被激怒的“鐵頭劉”大步沖向李康,李康一個黑狗轉檔,雙腿將“鐵頭劉”掃翻在地一時爬不起來……整場比賽,李康利用自己的靈活性以微弱的比分戰(zhàn)勝了“鐵頭劉”。
在擂臺上,李康的速度不算最快的,力量也不是最大的,拳頭更不是最硬的,但他卻在六次全省全國武術擂臺賽中五次奪冠,因為他的實戰(zhàn)技擊運用得最好,對中華武術的理解最透徹。可以說在當時,李康這個名字在整個中國武術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不僅是中國武術界的驕傲,更是涼山的驕傲。
獲得榮譽后李康也意識到,想要把發(fā)揚中華武術光大,必須換一種運作方式,前提是要有經濟實力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于是他果斷下海經商。李康說,他這一輩子與武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經商二十年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后,他毅然成立體育文化公司,立志用盡余生把自己所掌握的武學精髓傳授給下一輩喜愛中華武術的人。